歸降
基本解釋
[釋義]
(動)投降。
[構成]
偏正式:歸〔降
[例句]
歸降朝庭。(作謂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surrender
詳細解釋
◎ 歸降 guīxiáng
[surrunder] 投降
投降。《后漢書·朱浮傳》:“吾策其( 赤眉 )無穀必東,果來歸降。” 唐 溫庭筠 《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詩:“從來共情戰,今日欲歸降。”《水滸傳》第十七回:“寺前寺后五六百小嘍囉,并幾個小頭目,驚嚇的獃了,只得都來歸降投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如果四鎮無守, 吐蕃 一定得西域,住在西域南方的群 羌 ,勢必被迫歸降。”
成語(Idiom):歸降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x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歸降指投降,表示一個勢力或者國家主動放棄抵抗、投降對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降是指在戰爭或者斗爭中,一方勢力被對方擊敗后,主動放棄抵抗,投降對方。這個成語強調了被擊敗一方的無奈和無力,以及對方的強大和勝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降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戰爭、斗爭或者競爭中一個勢力被迫放棄抵抗,主動投降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者挑戰時選擇屈服或者放棄抵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歸降事件,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通過聯合北方的胡族部落,消滅了南方的劉宋朝廷,使劉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劉子業無奈之下歸降北魏。這個事件成為了歸降這個成語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降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是“歸”,意為回來,第二個字是“降”,意為投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弱小的國家往往不得不面對歸降的選擇。
2. 面對困境,有些人選擇歸降,有些人選擇繼續奮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歸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被擊敗的軍隊,無力抵抗,最終選擇歸順對方,投降放下武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戰爭、斗爭相關的成語,比如“兵敗如山倒”、“節節敗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不想歸降,要努力戰勝對手。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歸降事件,比如劉備歸降曹操。
3. 高中生:面對挑戰,有時候選擇歸降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