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從
基本解釋
(1).不聽從,不順從。《北齊書·文苑傳·樊遜》:“故王者之治,務先禮樂,如有未從,刑書乃用,寬猛兼設,水火俱陳。”
(2).猶未曾。《紅樓夢》第八四回:“ 薛姨媽 把手絹子不住地擦眼淚,未從説,又嘆了口氣。”《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只見他滿臉堆歡,不慌不忙,未從開口,先將身子往西一探,向那西間的南炕叫了一聲‘ 安公子 ’。”參見“ 未曾 ”。
成語(Idiom):未從(wèi cóng)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c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從別人那里得到教益或教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未從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表示沒有從別人的經驗或教訓中吸取教益。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沒有學到教訓,沒有改正錯誤的傾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或教訓的情況。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人沒有吸取過去的錯誤經驗,繼續犯相同的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源自于《后漢書·王莽傳》。王莽當權時期,他自以為聰明過人,不聽勸告,執意推行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但是他沒有從歷史上的教訓和他的前任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益,最終導致了他的政權的失敗。因此,人們就用“未從”來形容那些不愿意接受教訓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未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前輩的經驗總是未從,所以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
2. 這個團隊的領導者不愿意聽取他人的建議,太未從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未從”與“未曾”進行對比記憶。未曾表示從來沒有過,而未從表示沒有從別人那里得到教訓。可以通過對比兩個詞語的含義來記憶“未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教訓相關的成語,如“后悔莫及”、“自食其果”等,以加深對該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我沒有聽媽媽的話,沒有做完作業,真是未從啊!
- 初中生:他考試不及格了,但是還是不愿意改正,真是未從。
- 高中生:老師反復告訴他不要遲到,可他還是未從,結果被扣了分。
- 大學生:我以前總是不聽家長的話,現在后悔莫及,真是未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