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獸
成語(Idiom):狎獸(xiá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與野獸親近,形容對惡劣的人或事物不加防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狎獸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典故《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意指與野獸親近,沒有防備之心。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對惡劣的人或事物不加警惕和防備。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掉以輕心”或“大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狎獸一詞常用于形容對人或事物不加警惕,輕視或低估其危險性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對待不可靠的人、對待危險的事物或對待潛在的風險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狎獸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時,晉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在外面的時候,常常與野獸為伴,沒有任何防備。后來,他回到晉國,成為國君,但因為他與野獸親近的經歷,人們常常用“狎獸”來形容他對惡劣的人或事物不加防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狎獸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狎”和名詞“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騙子太狎獸了,結果被騙了一大筆錢。
2. 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能狎獸心態,要保持警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與一只野獸親近,但沒有任何防備,結果遭受了傷害。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來擴展對狎獸的理解。例如,了解與野獸有關的成語,如“獸性大發”、“狼心狗肺”等,可以幫助加深對狎獸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太狎獸了,被欺負了好多次。
2. 初中生:他對那個流氓太狎獸了,結果被打了一頓。
3. 高中生:她對這個壞人太狎獸了,結果被騙了很多錢。
4. 大學生:他對這個不可靠的人太狎獸了,結果失去了一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