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忿忿
基本解釋
氣憤貌。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套曲:“懶設(shè)設(shè)牽下槽,意遲遲背后隨,氣忿忿懶把鞍來鞴。”《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吳八公子 見了,放下面皮,氣忿忿的像 關(guān)云長 單刀赴會。”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十一章:“ 彭家騏 把筆向桌上一擲,氣忿忿地站起來叫道:‘這樣的東西,我抄不下去了!’”
成語(Idiom):氣忿忿
發(fā)音(Pronunciation):qì fèn f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生氣或憤怒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忿忿是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氣忿”組成的,意思是憤怒得快要發(fā)作的樣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生氣憤怒時的狀態(tài),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表情、態(tài)度或行為極度憤怒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忿忿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面對不公正、不滿意或受到冤屈時的憤怒情緒。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臉上的表情,也可以形容一個人的聲音、動作或態(tài)度。例如,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時,一個人可能會氣忿忿地抱怨或抗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guān)于氣忿忿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jù)形容詞“氣忿”的意義和特點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消息后,氣忿忿地離開了會議室。
2. 小明被老師冤枉了,他氣忿忿地向校長投訴。
3. 她看到那個不公正的決定后,氣忿忿地對眾人發(fā)表了激動的演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氣忿忿”與憤怒的表情或態(tài)度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臉上紅通通的,眉頭緊鎖,憤怒地咬牙切齒的樣子,這就是氣忿忿的表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憤怒、生氣有關(guān)的成語,例如“怒不可遏”、“憤怒無比”等。這樣可以擴展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生氣地說:“我不喜歡你,你讓我很氣忿忿!”
2. 小學生:當老師不公正地批評他時,小紅氣忿忿地回答:“我才不是那樣呢!”
3. 中學生:面對不公平的考試結(jié)果,小玲氣忿忿地抱怨:“這個成績怎么可能?太不公平了!”
4. 高中生:當他得知自己被排除在班級活動之外時,他氣忿忿地說:“這太過分了!我也是班級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