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靸
基本解釋
一種可以折迭的皮面凳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碼頭上卻一字兒站了一隊兵,一個藍頂花翎,一個晶頂藍翎的官,相對坐在馬靸上。”
成語(Idiom):馬靸(mǎ jī)
發音(Pronunciation):mǎ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才潛力大,但現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靸原指馬的蹄鐵上的蹄釘,用來保護馬蹄。后來引申為比喻有才能但還未得到充分培養和發揮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潛力但目前還未能發揮出全部才能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員工或者其他領域中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馬靸的人,他家里很窮,但是他非常聰明有才華。他的父親因為家境貧寒,不能供他讀書,所以他只能在家里幫助父親干活。后來,有一天他碰巧遇到了一位貴族,貴族看出了他的聰明才智,并幫助他進入官府工作。馬靸在官府中表現出色,被賞識并得到了充分的培養和發展。因此,人們用“馬靸”來形容有潛力但目前還未能發揮出全部才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馬”和“靸”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馬靸,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會取得非凡的成就。
2. 這個學生雖然成績不突出,但是老師看出他是個馬靸,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馬靸”這個詞與馬蹄鐵上的蹄釘,表示馬蹄鐵上的蹄釘是保護馬蹄的,而馬靸這個成語則表示有才能但還未得到充分培養和發揮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成語,如“錦繡前程”、“錦上添花”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馬靸,老師說他很聰明,將來一定會成為科學家。
2. 小學生:雖然小紅在班里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是她是個馬靸,老師相信她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3. 初中生:雖然小李現在還不是學校的領導,但是他是個馬靸,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
4. 高中生:盡管小王在考試中沒有取得好成績,但是他是個馬靸,老師相信他有能力考上理想的大學。
5. 大學生:雖然小張在大學期間沒有獲得很多獎項,但是他是個馬靸,老師相信他將來會有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