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略
狀略(zhuàng lüè)
發音:zhuàng lüè
基本含義:狀況和計策。形容處理事務時,能夠顧全大局,靈活應對。
詳細解釋:狀略是由“狀”和“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狀”指狀況、情態,“略”指計策、策略。狀略的意思是指根據狀況和情態制定出的計策和策略,表示處理事務時能夠顧全大局,靈活應對。
使用場景:狀略常用于形容在處理事務時能夠靈活運用各種策略和計謀,以達到顧全大局的目的。例如,當一個人在處理工作上的問題時,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的計劃和策略,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就可以說他運用了狀略。
故事起源:狀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二》。據傳,當時齊國有一個名叫田忌的將軍,他在比賽馬術時,明知自己的馬不如對手的馬快,于是采取了狀略的策略。他安排自己的最慢的馬與對手的最快的馬進行比賽,然后再用最快的馬與對手的次快的馬比賽,最后用次快的馬與對手的最慢的馬比賽。通過這樣的安排,田忌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說明了狀略的含義,即在處理事務時能夠根據狀況制定出計策和策略,靈活應對。
成語結構:狀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
1. 他在處理這個問題時運用了狀略,最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靈活運用狀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狀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智慧的軍事將領,通過狀況和情態制定出各種計策和策略,靈活應對各種情況。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策略和計謀有關的成語,如“智謀”、“計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他在比賽中運用了狀略,最終贏得了勝利。
初中生(13-15歲):面對考試的難題,他靈活運用狀略,成功解決了問題。
高中生(16-18歲):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時,他運用了狀略,順利化解了矛盾。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一名領導者,他需要在處理工作中靈活應用狀略,以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