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蔫頭耷腦
發音(Pronunciation):niān tóu dā n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精神萎靡,沒有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蔫指植物失去生機,頭耷腦指人頭部無力垂下。蔫頭耷腦形容人精神不振,沒有精神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唐朝有關。當時,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酷愛酒,常常醉倒在路邊。有一天,他又一次醉倒在路邊,頭發散亂,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看起來十分萎靡。路過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就用“蔫頭耷腦”來形容他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今天一整天都蔫頭耷腦的,看起來心情不好。
2. 考試考得不好,她一直蔫頭耷腦的,沒有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這個成語的發音“蔫頭耷腦”與人精神不振的狀態,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情緒低落的成語,如“愁眉苦臉”、“郁郁寡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考試沒考好,回家蔫頭耷腦的。
2. 初中生:我昨天沒被選上籃球隊,心情一直蔫頭耷腦的。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出來后,班級里很多同學都蔫頭耷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