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ǔ zàng liù fǔ ㄨˇ ㄗㄤˋ ㄌㄧㄨˋ ㄈㄨˇ五藏六府
亦作“ 五臟六腑 ”。 指體內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腎。六府: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呂氏春秋·達郁》:“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六府。”《黃庭內景經·心神》:“六腑五藏神體精。” 梁丘子 注:“心肝肺腎脾為五藏,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府。”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五臟六腑中事,皆洞見曲折,不待切脈而后知。”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長沮桀溺語》:“五藏六府,尚有未潔。” 楊朔 《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臟六腑都洗得干干凈凈。”參見“ 五藏 ”、“ 六府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五藏六府
成語(Idiom):五藏六府 (wǔ zàng liù fǔ)
發音(Pronunciation):wǔ zàng liù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體內的臟器和六腑,也用來形容各種寶貴的東西或珍貴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藏指人體內的臟器,包括心、肝、脾、肺、腎;六府指人體內的六腑,包括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寶貴的東西或珍貴的事物,比喻重要的人或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珍貴的文化遺產、重要的人才、寶貴的資源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原文是“五藏六府之珍,非漢室之寶也”,意為“五臟六腑之珍貴,不是漢室的寶物”。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珍貴的事物或重要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藏六府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五藏”和“六府”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五藏六府。
2. 這本書是中醫學的五藏六府,非常有價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藏六府與人體解剖知識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同時,可以通過制作關聯圖表或使用記憶卡片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醫學關于五臟和六腑的知識,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五藏六府相關的其他成語和典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身體健康,五藏六府都很好。
2. 初中生:這個博物館收藏了許多五藏六府級別的文物。
3. 高中生:這部電影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藏六府。
4. 大學生:這個項目是我們學校的五藏六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