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ēn xiāng mài lǚ ㄈㄣ ㄒㄧㄤ ㄇㄞˋ ㄌㄩˇ分香賣履(分香賣履)
東漢 末, 曹操 造 銅雀臺 ,臨終時吩咐諸妾:“汝等時時登 銅雀臺 ,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餘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為,學作履組賣也。”見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序。后以“分香賣履”喻臨死不忘妻妾。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絶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 清 查慎行 《曹操疑冢》詩:“分香賣履獨傷神,歌吹聲中繐帳陳。” 呂志伊 《讀史感賦》:“預爭皇后憐諸婦,終作分香賣履人。”亦省作“ 分香 ”。 唐 羅鄴 《鄴城》詩:“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分香賣履
成語(Idiom):分香賣履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xiāng mài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分散精力,同時從事多種不同的事情,導致各方面都無法得到充分的關注與照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香賣履這個成語中的“分香”指的是分祭香火,而“賣履”則是指賣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一個人過多地分散精力,同時從事多種不同的事情,導致無法專心致志地去做好其中任何一項。就像一個人在祭祀時,把香火分散到多個地方,導致每個地方都得不到充分的供奉;或者像一個鞋匠,分散經營多個店鋪,導致每個店鋪都無法得到充分的管理和關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多個方面都分散精力,無法集中精力去做好任何一項事情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分散精力,不能專注于某一件事情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它的起源可以從“分祭香火”和“賣鞋”這兩個動作的意義來推測。在古代,祭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儀式,香火是供奉神靈的一種方式。而賣鞋則是一種生活中的經營行為。由于祭祀和生活都是需要精力和注意力的,所以這個成語就形容了一個人在多個方面都分散精力,無法專心致志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分香賣履,無法專心致志地做好任何一件事情。
2. 他分香賣履地經營多個生意,結果沒有一個能夠成功。
3. 你不能一心二用,分香賣履只會讓你什么都做不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同時拿著香火和鞋子,分散地去祭祀和經營多個事情,導致無法專心致志。通過形象的聯想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兼香并火”、“兼顧香火”等,來擴展對于分散精力的理解和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分香賣履地同時學習鋼琴和足球,結果兩樣都沒學好。
初中生:她分香賣履地同時參加了舞蹈隊和學校的學習小組,導致成績下降了。
高中生:他分香賣履地同時準備高考和參加各種興趣班,導致精力不集中,無法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