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ǔ yǐ zǐ guì ㄇㄨˇ ㄧˇ ㄗㄧˇ ㄍㄨㄟˋ母以子貴(母以子貴)
(1).古禮,庶子繼位,其母亦因之顯榮,故稱。《公羊傳·隱公元年》:“ 桓 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何休 注:“禮,妾子立則母得為夫人。”《漢書·王莽傳上》:“《春秋》之義,母以子貴。 丁姬 宜上尊號?!?清 袁枚 《隨園隨筆·應知不知》:“母以子貴而 晉 人不知。子為天子,尊母為后,禮也。獨 晉 豫章君 生 明帝 ,終帝之世竟不追封?!?/p>
(2).泛指母親因兒子榮貴而榮貴。《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古婦人無貴賤,任憑他是青樓婢妾,到得收他做了側室,后來生出兒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貴。”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母以子貴
成語(Idiom):母以子貴
發音(Pronunciation):mǔ yǐ zǐ g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母親以子女為貴,意味著母親把子女看得非常重要,把子女的利益放在首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強調了母親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母親愿意為子女付出一切。它也傳達了一個價值觀念,即家庭成員應該相互關愛和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母親對子女的愛和關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事物特別重視或看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經受到梁惠王的邀請,到他的宮殿里進行教育。在一次教育中,梁惠王問孟子:“如果我的母親和兒子同時掉進水里,我只能救一個,應該救誰?”孟子回答說:“應該先救你的母親,因為母親以子貴?!边@個故事表達了母親對子女的無私愛心,以及母親對子女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母”、“以”、“子”、“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總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真是個母以子貴的好媽媽。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對員工的福利非常看重,可以說是母以子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住這個成語,可以將“母以子貴”與“母親以子女為貴”這個含義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一個母親將她的子女抱在懷里,表示她把子女看得非常重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家庭和親情的重視,以及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總是關心我,她真是一個母以子貴的媽媽。
2. 初中生:我覺得母以子貴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觀,我們應該尊重和愛護我們的父母。
3. 高中生:我媽媽對我的教育非常重視,她總是希望我能取得好成績,真是一個母以子貴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