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滅
夷滅(yí miè)
發音:yí miè
基本含義:徹底消滅,完全毀滅
詳細解釋:夷滅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夷指的是平民百姓,滅指的是消滅、毀滅。夷滅的意思是徹底消滅、完全毀滅,使之不復存在。
使用場景:夷滅常用于形容戰爭、斗爭等情境下,表示徹底擊敗、消滅對方。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事物被完全摧毀、破壞。
故事起源:夷滅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當時,晉國的襄公打算進攻齊國,他的謀士告訴他,如果要擊敗齊國,就必須徹底消滅齊國的統治者。于是襄公決定夷滅齊國的國君,最終成功攻占了齊國。
成語結構:夷滅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漢字組成,構成主謂結構。
例句:
1. 在這場戰爭中,我軍夷滅了敵人的主力部隊。
2. 這個城市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幾乎被夷滅了。
記憶技巧:可以將夷滅拆分為夷和滅兩個字,夷可以理解為平民百姓,滅可以理解為消滅、毀滅。通過將這兩個字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好地理解夷滅的意思。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夷滅相關的成語,如夷為平地、滅頂之災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夷滅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戰士們勇敢地打敗了敵人,夷滅了他們。
2. 初中生:這個犯罪團伙被警方成功夷滅,再也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了。
3. 高中生:學習的壓力讓我感覺被夷滅了,無法再前進了。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