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軍
基本解釋
自己方面的軍隊。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本軍有饋餉煩費之難,地主多姑息形跡之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義》:“ 忠干 驚懼,遂走一里餘坐歇,方聞本軍喝號聲,遂及本營。” 宋 岳飛 《奏措置曹成事宜狀》:“臣所統本軍官兵一萬二千餘人……實出戰只有七千餘人。”
成語(Idiom):本軍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的軍隊或自己所屬的一方勢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軍是由“本”和“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本”表示自己,自己所屬的一方;“軍”表示軍隊或勢力。本軍的含義是指自己的軍隊或自己所屬的一方勢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軍多用于形容自己所屬的一方勢力或軍隊,強調自身的實力和威嚴。常用于軍事、政治、競爭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七年》中有一則故事。昭公問孔子:“夫子何故為本軍之師?”孔子回答說:“吾聞之,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忿。故善戰者之師不怒,善勝者之師不忿。”這個故事中,孔子用“本軍”來形容自己的學生,表示他們是戰勝對手的主力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本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公司的本軍,負責處理所有重要的客戶事務。
2. 這支球隊的本軍實力強大,幾乎無敵于同級別的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本軍”與“本人”的發音相近來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軍隊”這個詞,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軍隊、勢力相關的成語,如“兵強馬壯”、“旗開得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我們班的本軍,負責維護班級的秩序。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籃球隊是本軍,每次比賽都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辯論隊是本軍,多次在比賽中獲得冠軍。
4. 大學生:我所在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是本軍,致力于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