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表
基本解釋
古代用以測日影的一種儀器。《文選·陸機<演連珠>之三四》:“寸管不傃,天地不能以氣欺;尺表逆立,日月不能以形逃。” 呂延濟 注:“表以測日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 劉孝標 注引《周髀》曰:“夏至北方二萬六千里,冬至南方十三萬五千里,日中樹表,則無影矣。”《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懸象著明,尺表之驗可推;動氣幽微,寸管之候不忒。”
成語(Idiom):尺表(chǐ biǎo)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b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衡量標準或尺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表是由尺和表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尺指的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表指的是一種記錄、顯示信息的工具。尺表在成語中引申為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它表示人們根據某種標準來評估或判斷事物的好壞、優劣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尺表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工作評估、學術研究、競賽評判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評價一個人的品德、行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三十二·酷吏列傳》中。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官員因為貪污受賄被判刑,但他卻聲稱自己是按照尺表的標準行事,沒有違法。于是法官就要求他出示這個尺表,結果他卻找不到尺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尺表是衡量事物的標準,但如果沒有實際的尺表,那么所謂的標準就是虛假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尺表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尺”是名詞,表示一種測量長度的工具;“表”也是名詞,表示一種記錄、顯示信息的工具。兩個詞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定的成語,表示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比賽的尺表是根據參賽者的表現來評判的。
2. 這個標準的尺表可以幫助我們評估我們的工作質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尺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尺子(尺)在一個表格(表)上測量東西的長度,從而形成一個尺表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尺表相關的成語,例如“丈量”、“衡量”等,來擴展對衡量事物的標準或尺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尺表來衡量我們的作業完成情況。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尺表是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定的。
3. 高中生:大學錄取的尺表很重要,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4. 大學生:科研成果的尺表是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
5. 成年人:在職場上,尺表是評估員工績效的重要工具。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