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窶
成語(Idiom):艱窶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生活困苦,貧窮困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艱窶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艱指困難,窶指貧窮。合在一起形容生活艱難,貧窮困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艱窶常用來形容人們生活困苦,貧窮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某個地區的經濟狀況不好,人們生活水平低下,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境況困苦,生活艱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艱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據說,古代有一位叫司馬遷的歷史學家,他在寫《史記》的時候,生活非常貧困,經常吃不飽穿不暖。他為了完成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忍受著艱苦的生活,因此有了“艱窶”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艱窶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詞的順序不能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艱窶,每天只能吃些簡單的食物。
2. 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艱窶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條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艱難困窘”的意思,即生活困苦,貧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艱窶”相關的成語,如“艱苦樸素”、“貧困潦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爺爺年紀大了,生活有些艱窶,我們要幫他。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的人們生活艱窶,我們應該關心他們。
3. 高中生(16-18歲):艱窶的生活并沒有打擊他的信心,他依然堅持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