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耽鶴
基本解釋
相傳 晉 有 南康 治中 盧耽 ,少習仙術,善飛升,每夕輒凌空歸家,曉則還州。嘗于元會至朝,不及朝列,化為白鶴,飛至闕前。見《水經注·泿水》引 晉 鄧德明 《南康記》。 唐 李白 《贈盧司戶》詩:“借問 盧耽 鶴,西飛幾歲還?”
成語(Idiom):盧耽鶴
發音(Pronunciation):lú dān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姿態悠然自得,宛如仙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盧耽鶴是由姓氏“盧”和動物“鶴”組成的成語。盧耽是古代文人盧照鄰的字,他以書法、繪畫和詩詞才能聞名。而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祥瑞之鳥,象征著高飛遠翔、清高超逸的品質。盧耽鶴形容人的姿態悠然自得,宛如仙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盧耽鶴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姿態優雅、從容不迫,以及心境寧靜、超然物外。通常用于褒揚文人雅士的風度和氣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盧耽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盧照鄰。他的書法、繪畫和詩詞才華出眾,被譽為“盧耽鶴”。他的作品充滿了高雅、灑脫的藝術風格,因此人們用“盧耽鶴”來形容他的姿態和氣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姓氏“盧”+ 名詞“耽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悠然自得,宛如盧耽鶴。
2. 她在困境中仍然保持著盧耽鶴的心態。
3. 他的詩詞和書法作品都帶有盧耽鶴的風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盧耽鶴”與優雅、從容不迫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仙鶴在優雅地行走,從容地展翅高飛,體現出盧耽鶴的姿態和氣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盧照鄰的詩詞和書法作品,了解他的藝術成就和影響。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姿態和氣質的成語,如“風度翩翩”、“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舞姿優美,就像一只盧耽鶴在天空中翱翔。
2. 初中生:他的舉止悠然自得,宛如盧耽鶴一般飄逸。
3. 高中生:她的氣質高雅,宛如一只盧耽鶴在人群中獨立超然。
4. 大學生:他的藝術作品充滿了盧耽鶴的風格,展現出他的獨特才華。
5. 成年人:即使面對困境,也要保持盧耽鶴的心態,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