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袖
成語(Idiom):拙袖
發音(Pronunciation):zhuō x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善于文辭或書法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拙袖是由“拙”和“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拙指笨拙、不靈巧,袖指衣袖。拙袖比喻不善于文辭或書法的能力,形容人才華不高或技藝不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拙袖常用于形容某人不擅長文學或書法方面的才華。可以用來形容自己或他人在這方面的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拙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官員被人嘲笑他的書法不好,于是他自己寫了一篇文章來自嘲,文章中說自己的袖子就像是拙筆寫的一樣,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自己書法不好的自嘲之意。后來,人們就用“拙袖”來形容不擅長文辭或書法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拙袖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拙”和名詞“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拙袖舉世皆知,所以他從來不涉足文學界。
2. 雖然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他的拙袖使他在文化圈子里不太受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拙袖”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寬大的袖子,但他的手卻笨拙地動作不靈活,以此來聯想到“拙袖”表示不善于文辭或書法的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文學或書法相關的成語,例如“文不加點”、“墨守成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拙袖,不擅長寫字。
2. 初中生:他的拙袖讓他在語文考試中成績不理想。
3. 高中生:她的拙袖并沒有影響她在科學方面的才華。
4. 大學生:我雖然是一個拙袖,但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