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首
基本解釋
(1).對發生事件負主要責任的人。《史記·朝鮮列傳論》:“ 右渠 負固,國以絶祀。 涉何 誣功,為兵發首。”
(2).開頭。《東觀漢記·桓譚傳》:“﹝《新論》﹞凡二十九篇,惟《琴道》未畢,但有發首一章。”《書·禹貢》“ 濟 河 惟 兗州 ” 唐 孔穎達 疏:“此下八州發首言山川者,皆謂境界所及也。”
成語(Idiom):發首
發音(Pronunciation):fā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剛開始就出現問題或失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發首”由“發”和“首”兩個字組成。“發”表示開始,指事情剛開始;“首”表示頭,指問題或失敗。因此,“發首”意為事情剛開始就出現問題或失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情剛開始就遇到困難、出現問題或失敗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的挫折和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發首”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根據常見的使用場景和解釋,可以推測這個成語可能來源于古代官場或戰場上的經歷,指的是在開始階段就遇到了問題或失敗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謂語動詞“發”表示開始,主語“首”表示問題或失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剛開始就發首了,我們需要重新規劃。
2. 他的新創業公司剛成立沒多久就發首了,讓他非常沮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首”與“事情剛開始就出現問題或失敗”的含義聯想起來。可以想象自己在參加一場比賽時,比賽剛開始就摔倒了,出現了問題或失敗。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敗或困難相關的成語,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蹶不振”等。通過學習相關成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發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剛開始打籃球就發首了,被對方隊員搶走了球。
2. 初中生:我剛開始學習英語就發首了,不知道怎么發音。
3. 高中生:我剛開始寫作文就發首了,不知道如何展開論述。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