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帷
成語(Idiom):諫帷(jiàn wéi)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忠誠直言,勇于進諫的態度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諫帷源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諫帷勇士帷,守節事君帷。”帷指護衛帷幕,諫帷即指諫言之人,表示忠誠直言、勇于進諫的態度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諫帷一詞常用于形容忠誠直言的人,特別是對上級領導或君主勇于提出改進意見的人。可以用于夸獎那些有勇氣、有責任心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缺乏勇氣、不敢直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諫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杜牧的詩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首次出現了這個詞語。杜牧在詩中表達了對忠誠直言、勇于進諫的人的贊美和敬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諫帷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諫帷,總是敢于向領導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在古代,諫帷是君主最信任的忠臣之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諫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忠臣勇敢地站在皇帝的帷幕前,向皇帝進諫,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的政治文化和杜牧的其他詩作,以深入理解諫帷這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覺得我們學校應該開設更多的課外活動,可以培養我們的興趣愛好。我想成為一個諫帷,為同學們提出更多的建議。
2. 初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要勇敢發言,成為同學們的諫帷,為他們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
3. 高中生:在學校里,我經常向老師提出一些關于課程改革的建議,我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諫帷,為學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