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詞窮理極
發音(Pronunciation):cí qióng lǐ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詞貧乏,思維不敏捷,無法表達清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詞窮理極是形容人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差,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個成語中的“詞窮”指的是詞匯貧乏,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理極”表示思維能力極度不清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詞窮理極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表達時詞不達意、思維混亂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自嘲,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很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個人的詞窮理極的情景。故事中,賈母問寶玉:“你看了那些書,可知道些什么?”寶玉回答:“知道些什么,我想不出來。”賈母聽后笑道:“你真是詞窮理極!”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詞窮+理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演講中詞窮理極,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 我這次寫作業真是詞窮理極,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寫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詞窮理極”拆分為兩部分,“詞窮”和“理極”,然后想象一個人在寫作文時,手里只有一把小刷子,無法畫出清晰的線條,思維也變得混亂不堪,從而形成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表達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詞不達意”、“言之無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作文的時候詞窮理極,老師看不懂我的意思。
2. 初中生:他在演講比賽中詞窮理極,全場都沒聽懂他說的是什么。
3. 高中生:考試時我腦子一片空白,完全詞窮理極,寫不出一句話來。
4. 大學生:論文寫到一半時我突然詞窮理極,無法繼續表達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