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折節讀書(zhé jié dú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jié dú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學習而放棄休息、娛樂和其他活動,全身心地專注于讀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折,指彎曲;節,指身體。折節讀書形象地比喻人專心致志地學習,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都能堅持不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學習勤奮、專注的人,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努力學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衛國有個叫公孫鞅的人,他年輕時曾被人嘲笑為“賣履者”,意思是他賣掉了自己的鞋。后來,公孫鞅勵志讀書,放棄了休息和娛樂,專心致志地學習。有一次,他在讀書時,履鞋磨破了,他卻沒有注意到,一直讀到了天亮。這個故事成為了“折節讀書”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晚上都折節讀書,從不拖延。
2. 面對高考的壓力,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折節讀書。
3. 她一心一意地折節讀書,終于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折節讀書”與形象進行聯想,想象自己專心致志地讀書時,身體彎曲成一個“節”字的形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學習方法和技巧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李小龍一樣折節讀書,成為一名武術高手。
2. 初中生:面對升學壓力,我要折節讀書,爭取考上理想的高中。
3. 高中生:為了實現夢想,我決定折節讀書,考上名牌大學。
4. 大學生:大學是提升自己的舞臺,我要折節讀書,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