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口
成語(Idiom):齊口
發音(Pronunciation):qí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人一致地發表意見、發言或表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齊口”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齊”和“口”。它的基本含義是指眾人一致地發表意見、發言或表態。這個成語強調了團結和一致的力量,表示眾人的聲音同樣重要,可以共同達成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眾人的意見一致,特別是在重要的決策或討論中。它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合作、集體行動或群體共識的力量。例如,在一個會議上,當大家對某個問題意見一致時,可以說他們“齊口”表示支持或反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齊口”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戰國策》一書中。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想要攻打鄰國晉國,但他需要先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于是,齊桓公派使者到其他國家去請求支持。在使者到達的每個國家,當地的官員和民眾都一致地表示支持齊國的行動,他們齊聲說:“我們齊口支持齊桓公!”最終,齊國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成功地攻打了晉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齊口支持領導的決策。
2. 會議上,大家都齊口表示贊同這個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團隊齊心協力,眾口一詞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形成了強大的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具有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齊心協力”、“眾口一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齊口支持環保行動。
2. 初中生:在班級里,大家齊口為同學們提出的建議點贊。
3. 高中生:學校要進行重要決策時,學生會齊口發表自己的意見。
4. 大學生:在學生會的選舉中,同學們齊口支持候選人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