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發出新印制的貨幣、債券或新出版的書刊等。
[構成]
動補式:發〈行
[例句]
發行報紙。(作謂語)另見fā hánɡ。
近義詞
詳細解釋
◎ 發行 fāxíng
[issue;publish;distribute] 發出新貨幣、新書刊等
發行航空郵票
發行了一種新唱片
(1).啟程;出發。《漢書·匈奴傳下》:“ 搜諧單于 立八歲, 元延 元年,為朝二年發行,未入塞,病死。” 顏師古 注:“豫發其國而行。”《宣和遺事》后集:“有一使到官府中,呼二帝至庭下,且言宣北國命曰:‘…… 趙某 父子更移往 均州 ,卻令 康王 入 均州 。即日發行。’”《金史·逆臣傳·秉德》:“時 秉德 方在告,亟召之,限十日內發行。”
(2).發放;處理。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臺省·臺疏譏謔》:“臣一日偕司業習 孔 教,會見其屬官 屠謙 、 陳文衡 等。座中有問及 瑞 之舉動者。曰:‘貴堂翁放告受狀,不見發行如何?’ 謙 曰:‘他要行,我四司執定不肯。説問理詞狀,原不是本部衙門職掌。所以沒奈何,只得住了!’”
(3).出版物經書店或郵局發售到讀者手里的工作。 鄒韜奮 《道聽途說》:“本刊現在是經濟自立,靠自己的正當收入,維持自己的生存。我們的正當收入在目前約有三途:一是廣告,二是發行,三是叢書。” 魯迅 《書信集·致陳煙橋》:“有些于發行有礙的圖畫,只好不登。” 巴金 《關于<春天里的秋天>》:“這年十月,兩本小說同時在開明書店出版發行。”
(4).發出新印制的貨幣、郵票、公債等。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不錯, 日本 人可以在攻陷的地帶多賣 日本 貨。可是,戰事影響到國內的生產,而運到 中國 來的貨物又恰好只能換回去他們自己發行的,一個銅板不值的偽鈔。”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不過當時發行鈔票過多,每天兌現時必有二三小孩同婦人被踐踏死去。”
過去買賣商貨的媒介處叫做“行”。“發行”指把貨物發交行家。現在指批發。《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料道這些苧蔴,也差不多有千金了……我如今就是這樣發行去賣,有人認出,反為不美。”
成語(Idiom):發行(fā xíng)
發音(Pronunciation):fā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出版、發售書籍、音像制品等。也可指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行是指將書籍、音像制品、貨幣等從出版、制造單位處發售或發放給公眾。這個詞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信息、觀點或傳媒的廣泛傳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1. 在出版界,發行通常指的是書籍、雜志、報紙等的出版和銷售過程。
2. 在金融領域,發行指的是貨幣、股票、債券等的發行和流通。
3. 在廣告和媒體領域,發行指的是信息、觀點或傳媒的廣泛傳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新書即將發行,你可以去書店購買。
2. 該公司發行了一款新的音樂專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3. 這家銀行決定發行一種新的貨幣,以促進經濟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發行”拆分成兩個字,發(fā)音近似于“發”,行(xíng)音近似于“行”。可以通過聯想,想象一本書從出版社到書店的行進過程,以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關于出版、發行和銷售的相關專業知識,如市場營銷、圖書館學等。
2. 學習金融領域的相關知識,了解貨幣發行和流通的機制。
3. 閱讀與媒體傳播相關的書籍和文章,深入了解信息傳播的方式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故事書,每次新的故事書發行我都會去買一本。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發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也想去電影院觀看。
3. 高中生:政府決定發行一種新的貨幣來穩定經濟,希望能夠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