鏞石
成語(Idiom):鏞石(yōng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yō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洪亮、宏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鏞石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鏞指古代的一種大鼓,石指古代的一種石鐘。鏞鼓和石鐘都是古代重要的樂器,因為它們的聲音洪亮、宏大,所以鏞石成為形容聲音洪亮、宏大的比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鏞石常用來形容聲音宏亮、洪亮的場景,比如形容歌聲、樂器聲、演講聲等。也可以用來形容聲勢浩大的場合,比如形容隊伍的行進聲、水流的聲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張衡傳》中有一句描述:“石鐘鏞鼓,一聲吹發。”這是最早記載鏞石的文字。據說,張衡是東漢時期的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他制作了一種巨大的石鐘和鏞鼓,當他吹響石鐘和敲擊鏞鼓時,發出的聲音震撼人心,這就是鏞石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實詞組成,沒有形容詞或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歌聲如同鏞石一般,洪亮而悅耳。
2. 演講者的聲音像鏞石一樣,讓人聽得很清楚。
3. 大雨過后,溪水奔騰而下,發出了鏞石般的聲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石鐘和鏞鼓,當它們被敲擊時發出的聲音震撼人心,形容聲音洪亮、宏大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音樂、聲音相關的成語,比如“鐘鳴鼎食”、“聲東擊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敲響了鈴鐺,聲音像鏞石一樣響亮。
2. 初中生:音樂會上,樂隊奏響的樂器聲像鏞石一般宏亮。
3. 高中生:演講者的聲音洪亮有力,就像鏞石一樣震撼人心。
4. 大學生:風雨過后,山谷里傳來的溪水聲如同鏞石般激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