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鉤
基本解釋
(1).救火用的一種鉤搭工具。《水滸傳》第四一回:“這邊后巷也有幾個守門軍漢,帶了些人,拕了麻搭、火鉤,都奔來救火。”
(2).古代兵器名。
英文翻譯
1.fire hook; crook; fire iron; poker
成語(Idiom):火鉤
發音(Pronunciation):huǒ g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火鉤是指用火燒鉤來攻打敵人,比喻用狠毒的手段進行攻擊或報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鉤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用火燒鉤來攻打敵人。火鉤是一種古代戰爭中常用的攻城器械,用來攻破敵方城墻或防御工事。火鉤的攻擊手段非常狠毒,既能燒毀敵方設施,又能造成大量傷亡。因此,火鉤成為了比喻用狠毒的手段進行攻擊或報復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鉤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種攻擊或報復手段非常狠毒,具有毀滅性的特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以非常惡劣的手段對待他人,或者用來形容某個事件的后果非常嚴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鉤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爭時期。在古代戰爭中,攻城器械是非常重要的武器之一。火鉤作為一種攻城器械,具有狠毒的攻擊手段,被廣泛使用。因此,人們將火鉤這種攻擊手段用來比喻用狠毒的手段進行攻擊或報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火和鉤分別代表了用火燒和攻打敵人的手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同事的手段真是火鉤棍棒,毫不留情。
2. 這個公司的競爭對手使用了火鉤的手段,讓他們陷入了困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火鉤的形象聯想為一把燃燒的鉤子,具有狠毒的攻擊力。可以通過多次閱讀和使用該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了解更多關于攻擊或報復的表達方式。例如,“火燒眉毛”、“毒手無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爭執越來越激烈,最后變成了火鉤火棍的打斗。
2. 初中生:這個電影中的反派角色使用了火鉤的手段,讓觀眾印象深刻。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在競選期間使用了火鉤的攻擊手段,讓對手不得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