罇罍
成語(Idiom):罇罍(zūn léi)
發音(Pronunciation):zūn l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為外物所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罇,古代的一種酒器,形狀高大;罍,古代的一種酒器,形狀矮小。這個成語比喻人的品行高尚,堅守正道,不受外界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不為外物所動。可以用于贊美他人的高尚品德,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品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有這樣的記載:晉國有個叫韓宣子的人,他在飲酒時,用了一個高大的酒器罇,而不用矮小的酒器罍。當時有人問他為什么要用罇而不用罍,他回答說:“罇是高大的,喻示我要立高大的志向,做出高尚的行為?!边@個故事成為了“罇罍”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兩個相對的詞語構成,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為外物所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正直,品德高尚,真是一個罇罍之士。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像一個罇罍一樣,堅持正道,不受外界干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罇罍”與高大的酒器形象聯想,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不受外界的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罇罍”相關的成語,如“罇酌管窺”,意為通過喝酒和管窺來了解人的品德。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班長,他總是幫助別人,是一個罇罍之士。
2. 初中生:老師常常舉他為榜樣,因為他為人正直,是一個罇罍之士。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應該像一個罇罍一樣,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罇罍之士,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