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巾
成語(Idiom):陶巾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陶:用陶土制作的;巾:指頭巾。形容人窮困潦倒,生活艱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陶巾是指用陶土制作的頭巾,陶土是一種貧賤的材料,而頭巾是窮人常用的簡易服飾。陶巾成語形容人生活貧困潦倒,生活困苦,境況艱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陶巾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生活困苦,經濟拮據,或者形容某個地區貧窮落后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虞卿是趙國的一位大臣,他生活非常節儉,常常只穿一件陶巾。有一天,趙國的國君趙疆問虞卿:“你為什么只穿一件陶巾?”虞卿答道:“陶巾是窮人常用的頭巾,我想通過這樣的穿著來表達對趙國百姓的關心和同情?!焙髞?,人們就用“陶巾”來形容人的生活貧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陶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生都過著陶巾的生活,從沒享受過奢華。
2. 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多生活在陶巾之中,十分貧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陶巾”這個成語與貧窮、困苦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只穿著一塊陶土制作的頭巾,生活過得非常艱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貧困、困苦相關的成語,如“窮得只剩下腳”、“衣不蔽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附近有很多窮人,他們經常穿著陶巾過日子。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地方的經濟非常落后,很多人都過著陶巾的生活。
3. 大學生及以上: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有些人仍然過著陶巾的生活,需要我們去關愛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