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數
基本解釋
猶言小家子氣。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下:“若 齊 梁 綺語, 宋 人摶合成句之出處,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發(fā),此之謂小家數,總在圈繢中求活計也。”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余獨愛 彥高 《人月圓·宴張侍御家有感》……感激豪宕,不落小家數?!?/p>
成語(Idiom):小家數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ǎo jiā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打小鬧、小事小非的瑣碎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家數原指計算家庭的開支和收入,后來引申為處理瑣碎事情的能力。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只懂得處理一些小事情,而對大事無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形容一個人只會處理一些瑣碎的小事情,而缺乏處理重要事務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家數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世說新語》中。故事講述了劉備的兒子劉禪繼位后,只會處理一些小事情,而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劉備的臣子諸葛亮對此非常不滿,就用“小家數”來形容劉禪只懂得處理一些瑣碎的小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會做一些小家數,對于公司的決策毫無貢獻。
2. 這個領導只會打小家數,對于重大問題完全沒有思考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象一個人坐在家里,手里拿著一把小算盤,只會做一些小計算,而對于大問題無能為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小題大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做小家數,我要參加學校的大活動。
2. 初中生:老師總是讓我們做一些小家數的事情,我們想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3. 高中生:我們要學會處理大事情,而不是只會打打小家數。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處理各種大小事情,不能只會做小家數。
5. 職場人士:在工作中,我們要有眼光,不能只會做一些小家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