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經
基本解釋
(1).指 漢 揚雄 的《太玄》。《后漢書·張衡傳》:“ 衡 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常耽好《玄經》。” 宋 辛棄疾 《感皇恩》詞:“ 子云 何在,應有《玄經》遺草。” 明 高啟 《讀史·揚雄》詩:“如何晚把《玄經》筆,卻為新都著《劇秦》。”參見“ 玄書 ”。
(2).指《老子》。《南史·隱逸傳下·庾承先》:“玄經釋典,靡不該悉;九流《七略》,咸所精練。”參見“ 玄書 ”。
成語(Idiom):玄經(xuán jīng)
發音(Pronunciation):[xwán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深奧、玄妙的經典或學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玄經一詞源于佛教經典《大般若波羅蜜經》,意指深奧的經文。在現代漢語中,玄經常用來形容某種學問或理論具有深奧難解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種學問、理論、技藝或經驗等具有深奧、高深的特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困難、復雜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玄經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大般若波羅蜜經》中,這部經典被認為是佛教思想的精髓,內容深奧,難以理解。后來,玄經一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深奧學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教授的講座真是玄經,我幾乎聽不懂。
2.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玄經,需要反復閱讀才能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佛教經典《大般若波羅蜜經》的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閱讀這部經典時所感受到的深奧和難以理解,將其與玄經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佛教經典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大般若波羅蜜經》的內容,了解其中的佛教思想和哲學觀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本科普書的內容真是玄經,我都看不懂。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的講解太玄經了,我完全跟不上。
3. 高中生(16-18歲):這門學科的理論真是玄經,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理解。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真是玄經,遇到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