缾罍之恥
成語(Idiom):缾罍之恥(píng léi zhī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léi zhī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缾罍,古代用來盛水的容器,比喻品質低劣、不值得稱道的東西。之恥,指被人看不起、恥辱之事。整個成語表示因為自己的低劣品質或行為而感到羞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缾罍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容器,質量和造型都比較低劣。而“之恥”表示被人看不起、恥辱的事情。將兩者結合,形成了“缾罍之恥”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自己的品質或行為低劣,令人感到羞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貶義場合,用來批評或諷刺某人的品質或行為低劣,令人感到羞恥。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低下,或者用來形容某個行為或事件的羞恥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盡心上》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拿著一個缾罍,心生羞恥,立刻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因為看到別人的低劣品質或行為而感到羞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缾罍”,修飾部分為“之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真是缾罍之恥,一點風度都沒有。
2. 這樣的行為簡直是缾罍之恥,完全不值得稱道。
3. 他的品德堪稱缾罍之恥,連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缾罍之恥”與低劣品質或行為聯系起來,通過形象化的方式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個破爛的缾罍,感到非常羞愧和不值得稱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甕中之鱉”、“甕中捉鱉”等,這些成語都與低劣品質或行為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真是缾罍之恥,我們都不會和他玩了。
2. 初中生:這種不尊重老師的行為簡直是缾罍之恥,丟盡了學校的臉。
3. 高中生:他的學術作品簡直是缾罍之恥,連最基本的學術規范都沒有遵守。
4. 大學生:這樣的行為真是缾罍之恥,完全不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念。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缾罍之恥”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