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子
成語(Idiom):相思子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sī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思子是一個比喻,形容思念之情深,難以忘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相思子由“相思”和“子”兩個部分組成。相思指思念之情,子是一種植物的通稱。相思子的意思是像相思一樣難以割舍的情感,就像相思子植物結出的果實一樣,紅色飽滿,難以忘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相思子常用于形容思念之情深,難以割舍的感情。可以用來描述愛情、友情、親情等各種類型的感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思子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相鼠》中:“相鼠有皇,維鼠有皇,既取我姜,既傅我肓。”其中“既取我姜”一句中的“姜”被解釋為相思子的意思。相思子因此成為了形容思念之情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相思子是一個名詞短語,由“相思”和“子”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你的思念如同相思子般紅彤彤。
2. 這首歌唱出了我對故鄉的相思子情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相思子比喻為一顆紅色的果實,用心感受其飽滿的形態,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相思子相關的成語,如“相思成疾”、“相思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暑假里常常想念我的相思子朋友們。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離開讓我心生相思子之情,無法忘懷。
3. 高中生(16-18歲):每當看到那顆相思子樹,我就會想起故鄉的美麗風景和親人們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