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音
成語(Idiom):協音(xié yīn)
發音(Pronunciation):xié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協調的音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協音是指音調協調,聲音和諧的情況。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聲音和諧悅耳,沒有雜音或不和諧的音調。它也可以用來比喻人們的意見一致,合作默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協音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音樂、歌曲、演講等聲音和諧的場合。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人際關系融洽、合作默契的團隊或合作伙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協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在這個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被困在了齊國,他想要回到晉國,但是被齊國的守衛攔住了。晉國的守衛通過吹奏一曲《鴻雁》,表示他們愿意協助公子重耳回到晉國。這個曲子被稱為“協音”。后來,協音就用來形容音調協調的聲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協”和“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協音悅耳,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2. 這支樂隊的演奏協音和諧,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協音”與“和諧”的意思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協音就是指聲音和諧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音樂、聲音相關的成語,如“音容笑貌”、“音信全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合唱團的歌聲協音悅耳,老師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
2. 初中生:我們班級合作做項目,大家意見一致,團隊協音,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3. 高中生:這個樂隊的演奏協音和諧,聽起來非常舒服,讓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