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攛鼓兒
基本解釋
打鼓攛掇角色上場。喻鼓動,慫恿?!?a href="/r_ci_960b529f6102b0f51ad25cb57982e014/" target="_blank">水滸傳》第二四回:“ 王婆 打著攛鼓兒道:‘説的是。’ 西門慶 奬了一回,便坐在婦人對面?!薄抖膛陌阁@奇》卷二二:“ 賈清夫 又打著攛鼓兒道:‘多拿些酒出來,我們要吃得快活,公子是不虧人的?!?/p>
成語(Idiom):打攛鼓兒
發音(Pronunciation):dǎ cūn gǔ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迎合或討好別人,故意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攛鼓兒源自北京方言,其中“攛鼓兒”是指鼓槌,即敲擊鼓的工具。成語中的“打”則表示敲打的動作。這個成語比喻人們為了討好別人或迎合他人的意見,故意表現出高興的樣子,而不真實地展示自己的真實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社交場合或工作環境中,為了維持和諧氛圍而表現出虛偽的情感。它可以用于描述那些為了討好上級或他人而不真實地表達自己情感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打攛鼓兒”的具體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北京方言中,后來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打”表示動作,“攛鼓兒”表示鼓槌,即敲擊鼓的工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知道領導喜歡這個想法,所以他在會議上打攛鼓兒地表示支持。
2. 她并不真正喜歡這個禮物,但為了不讓對方失望,她還是打攛鼓兒地表達了感激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打攛鼓兒”與敲擊鼓槌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敲擊鼓時故意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社交、人際關系相關的成語,如“虛與委蛇”、“言不由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討好老師,他在班級活動中打攛鼓兒地表現出興奮的樣子。
2. 初中生:為了迎合同學的口味,他假裝喜歡流行音樂,打攛鼓兒地跟著一起唱。
3. 高中生:為了取悅父母的期望,她打攛鼓兒地選擇了一個她不太喜歡的大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