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藿
基本解釋
凋零的豆葉。《文選·阮籍<詠懷>之三》:“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沉約 注:“風吹飛藿之時,蓋桃李零落之日。華實既盡,柯葉又彫,無復一毫可悅。” 唐 杜甫 《昔游》詩:“桑柘葉如雨,飛藿去徘徊。” 明 王世貞 《傷盧楠》詩:“北風摧松栢,下與飛藿會。”
成語(Idiom):飛藿(fēi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突然改變,出現戲劇性的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飛”意為突然、快速,而“藿”則是指葛藿,是一種常見的植物。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突然間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通常是指好事或壞事突然降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飛藿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發展出現戲劇性的轉折,通常用于文學作品、口語和書面語中。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運氣突然變好,或者一個計劃的結果出乎意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飛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帶領大軍圍攻劉邦的軍隊,劉邦的軍隊陷入了絕境。然而,在關鍵時刻,項羽的部下春申君率領大軍突然反叛,加入了劉邦的軍隊。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劉邦從絕境中逃脫,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就用“飛藿”來形容事物的戲劇性轉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藿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對獨立的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運氣真是飛藿,一夜之間就中了大獎。
2. 這個計劃的結果出乎意料,真是飛藿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飛”和“藿”兩個字形象化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葛藿突然飛起來,表示事物突然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驚蛇”、“天翻地覆”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下雨了,飛藿地天氣變晴朗了。
2. 初中生:她原本沒有機會參加比賽,但因為其他選手退賽,她的運氣飛藿,得以參賽。
3. 高中生:他原本以為自己會被開除,但老師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的命運飛藿地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