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吏
基本解釋
小吏。 漢 代特指低于縣丞、縣尉的三老、亭長等。《漢書·武帝紀》:“少吏犯禁。” 顏師古 注引 文穎 曰:“少吏,小吏也。”
成語(Idiom):少吏
發音(Pronunciation):shǎ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少時任官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少吏是中國古代官員的稱謂,特指年少時就擔任官職的官員。這個成語中的“少”指的是年少,年輕的意思,“吏”指的是官員。少吏一詞常用來形容年輕人擔任官職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少吏一詞可以用來形容年輕人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有出色表現而得到官職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年輕人在社會中有一定地位和權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少吏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后兒傳》中,其中記載了一個叫做后兒的人,他年少時就被任命為官員。后兒勤勉聰明,得到了上級的賞識,最終成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這個故事成為了少吏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少吏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少”是形容詞,表示年輕的意思,“吏”是名詞,表示官員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部門的主管,真是個少吏。
2. 這位少吏非常能干,很快就取得了不少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少吏”與“年輕擔任官職”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年輕人穿著官服站在官府門前,表示他在年輕時就擔任了官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官制和官員的知識,以及其他與年輕人擔任官職相關的成語,如“少年老成”、“少年得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是學校的少吏了。
2. 初中生:這個少吏在年輕時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華。
3. 高中生:這位年輕的少吏在政府工作中表現出了出色的領導能力。
4. 大學生:他年輕時就擔任了部門主管,是一位有前途的少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