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愿
成語(Idiom):檢愿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審查和自我約束,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檢愿是由“檢”和“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檢”意為審查、檢查,“愿”意為自愿、自發。檢愿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審查和約束,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檢愿常用于教育和道德規范方面的討論和教學中。它可以用來強調個人應該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自我約束,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審查和反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檢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之一,他說:“人之有德也,猶鳥之有羽也。羽者鳥之美者也,德者人之美者也。夫檢愿者,德之正也。”這句話意味著人的美德如同鳥的羽毛一樣美麗,而檢愿則是美德的體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應該時刻檢愿,嚴格遵守職業道德。
2. 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檢愿,從不做違法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檢愿。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自己的行動前進行檢查和審查,確保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和法律規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自律”、“廉潔”等,以擴大對道德和自我約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檢愿,不做欺負同學的事情。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檢愿,不做作弊的事情。
3. 高中生:考試時,我們要檢愿,不抄襲他人的作品。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檢愿,自覺遵守學術道德,不進行剽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