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綏
執綏(zhí suí)
發音:zhí suí
基本含義:執掌權柄,維持秩序。
詳細解釋:執綏是一個古代成語,由“執”和“綏”兩個字組成。執意為執掌、掌握,綏意為安定、維持。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執掌權柄,維持秩序的場景。
使用場景:執綏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擔任重要職務,負責維持秩序和管理事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領導、管理者或者掌權者。
故事起源:執綏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當時的秦始皇帝曾經給自己的大臣李斯寫信,信中說:“朕執綏四海,一人而已。”意思是說自己掌握著天下的權柄,只有一個人而已。這個故事中的“執綏”一詞逐漸被人們引申為執掌權柄,維持秩序的意思。
成語結構:主語 + 執綏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執綏多年,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 這個團隊的領導者一直執綏著團隊的工作,確保團隊的順利運行。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執綏”與“掌權維持秩序”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執掌權柄,維持秩序的場景,這樣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權力和秩序相關的成語,例如“權衡輕重”、“一言九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學校的執綏,負責管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 初中生:班主任執綏班級,確保同學們的紀律和秩序。
3. 高中生:學校領導執綏全校,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4. 大學生:學生會主席執綏學生組織,組織各種活動和服務同學們。
5. 成年人:公司的總經理執綏整個企業,負責管理和決策。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