牋簡
成語(Idiom):牋簡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筆簡練、文字簡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牋,古代用來寫字的石板或竹簡;簡,指文字簡潔、簡練。牋簡形容文筆簡短、精練,不啰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文章、文字、演講等表達方式簡練、精煉,不拖泥帶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牋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事跡。相如年輕時曾在京城的文壇上迅速嶄露頭角,他的文章簡練有力,語言精煉,因此被稱為“牋簡”。這個成語后來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形容文筆簡潔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很牋簡,沒有一句多余的話。
2. 這篇文章寫得很牋簡,條理清晰,容易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牋簡的發音“簡簡”與“簡潔”的發音相似,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文筆和表達方式有關的成語,如:文不加點、字斟句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的作文寫得很牋簡,老師夸獎了我。
2. 初中生(14歲):老師說我們的演講要牋簡明了,不要太啰嗦。
3. 高中生(17歲):寫作文時,要注意牋簡,不要用太多的廢話。
4. 大學生(20歲):在寫論文時,要力求牋簡,言之有物。
5. 成年人(30歲):工作中的郵件要牋簡明了,不要給別人增加閱讀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