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篇
基本解釋
(1).篇章的開頭。《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帝曰:‘ 仲尼 言“唯天為大,唯 堯 則之”。 堯 之大美,在乎則天,順考古道,非其至也。今發篇開義以明圣德,而舍其大,更稱其細,豈作者之意邪?’”
(2).猶行文。指組織文字,表達意思。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發篇雖溫麗,無乃違其情。”
成語(Idiom):發篇
發音(Pronunciation):fā p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章或作品的創作和發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篇是一個用于形容創作和發表文章或作品的成語。發篇中的“發”指創作和發表的動作,“篇”指文章或作品。這個成語強調了創作和發表的過程,以及作品的完整性和獨特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篇通常用于形容文學或藝術作品的創作和發表過程。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寫作并發表了一篇優秀的文章,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作家或藝術家的創作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是漢代文學家劉向所著的一部文學評論集。在這部書中,劉向使用“發篇”來形容作品的創作和發表過程。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篇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發”和名詞“篇”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發了一篇關于環保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2. 這位作家每個月都能發幾篇優秀的小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發篇”與“發表文章”這個意思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作家在寫作并發表文章的過程中,他需要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最終完成一篇優秀的作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寫作和創作相關的成語,如“文思泉涌”、“墨守成規”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發篇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發篇作文,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每周發篇日記,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3. 高中生:我計劃在學校報紙上發篇關于環境保護的文章。
4. 大學生:我正在準備發篇論文,希望能為研究領域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