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下之乘
成語(Idiom):果下之乘
發(fā)音(Pronunciation):guǒ xià zhī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果實已經(jīng)成熟,可以采摘的時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發(fā)展到了可以收獲的時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事物發(fā)展到了可以獲得成果的階段,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努力工作,等待收獲的時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杏涊d了一個故事。西漢時期,董仲舒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朝廷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議,但是并沒有被重視。有一天,他在自家的果園里看到果實已經(jīng)成熟,于是對家人說:“果下之時已到,應該采摘了?!边@句話后來成為了成語“果下之乘”。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果下”、“之”和“乘”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果下”是動詞短語,表示果實成熟;“之”是介詞,用來連接“果下”和“乘”;“乘”是動詞,表示乘坐、利用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乘著果實成熟的時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抓住了市場機會,果下之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個項目已經(jīng)進入了果下之乘的階段,我們需要加快進度,爭取早日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成語的每個部分進行聯(lián)想,例如“果下”可以想象成果園里的成熟果實,“之”可以想象成連接的橋梁,“乘”可以想象成乘坐的車輛。通過形象化的聯(lián)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和結(jié)構(gòu)。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和機會相關的成語,例如“時來運轉(zhuǎn)”、“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果下之乘,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就要到了,果下之乘,我們要加倍努力復習。
3. 高中生(16-18歲):高考即將來臨,果下之乘,我們要全力以赴,爭取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畢業(yè)季快到了,果下之乘,我們要積極準備找工作。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事業(yè)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果下之乘的時候,我要努力工作,爭取更好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