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歠
成語(Idiom):流歠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m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迅速,不停地流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流歠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水流迅速,不停地流動。它通常用來比喻事物的流動非常迅速或連續不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流歠一詞常常用來形容水流、河流、瀑布等水體的流動。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思維活躍、言辭流暢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流歠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辯》這本古代文學作品中。在這個故事中,楚國的大臣屈原在離開楚國時寫下了《離騷》一詩,其中有一句“流歠歌以自詠”。這句詩意味著屈原的思緒像水流一樣迅速流動,表達了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之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流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流”表示水流動,而“歠”表示迅速。兩個字的結合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水流迅速、不停地流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河水從山上流歠而下,形成了一道美麗的瀑布。
2. 他的思維非常流歠,總是能夠迅速地提出新的創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流歠”拆分成“流”和“歠”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水流迅速地流動,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水流相關的成語,例如“波瀾壯闊”、“水落石出”等,可以幫助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河水流歠而下,形成了美麗的瀑布。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演講非常流歠,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電影的劇情流歠,讓觀眾一直保持著緊張的心情。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及以上):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非常流歠,每天都有新的建筑物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