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蔑
成語(Idiom):蔑蔑
發音(Pronunciation):miè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輕視或蔑視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蔑蔑一詞源于《詩經·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蔑蔑爾心,逝者不來。”意指鶴鳴的聲音在九皋山上回蕩,聽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鶴的高傲與輕蔑。因此,蔑蔑形容輕視、蔑視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物不屑一顧,看不起的情感或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位官員,他一直以來都對百姓十分蔑視,視之如無物。有一天,他乘坐馬車經過一個村莊,看到一位老人吃著簡單的飯菜,他不屑地說:“這種東西也值得你吃嗎?”老人淡然一笑,回答道:“蔑蔑爾心,逝者不來。”意為看不起我的心態,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就用“蔑蔑”來形容輕視和蔑視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蔑蔑的,完全不把它放在眼里。
2. 她用蔑蔑的眼神看著那個自以為是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高傲的鶴站在九皋山上,發出輕蔑的聲音,形容輕視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蔑視相關的成語,如“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我說的話一直是蔑蔑的,讓我感到很傷心。
2. 初中生:他的成績一直很好,對其他同學總是蔑蔑一笑。
3. 高中生:他對這個問題的態度非常蔑蔑,完全不愿意聽取其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