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書
成語(Idiom):醉書(zuì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zhuì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書寫得非常潦草,字跡不工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醉書是由“醉”和“書”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醉指喝酒過量,失去理智的狀態;書指文字的記錄。醉書意指書寫時因為酒醉而字跡潦草、不工整,表達了書寫不認真、不用心的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醉書一詞形容了書寫不仔細、不認真的情況,可以用于批評書寫不認真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自己書寫不工整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班彪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班彪是東漢末年的學者,他因為酒后書寫字跡潦草,被人戲稱為“醉書”。后來,這個詞語就成為了形容書寫不認真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寫字醉書一樣,一點都不認真。
2. 這篇文章的書寫簡直是醉書,看得我頭都暈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醉書”與書寫不認真的情況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喝醉了之后,手抖抖地寫字,字跡潦草不工整的樣子,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醉書了,老師批評了我。
2. 初中生:他的字寫得醉書一樣,簡直看不懂。
3. 高中生: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是寫得醉書一樣,老師批評了我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