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扶危定傾(fú wēi dìng qī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ú wēi dìng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危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穩(wěn)定局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扶危定傾是由“扶”、“危”、“定”、“傾”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扶”表示扶持、支持,“危”表示危險、危機,“定”表示穩(wěn)定、固定,“傾”表示傾覆、崩塌。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在危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穩(wěn)定局勢,防止傾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在困難時期給予幫助,穩(wěn)定局勢的行為。可以用于表揚那些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人,也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在困難中互相幫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馬援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被派往西域平定叛亂。在行軍途中,馬援的軍隊遭遇到了一次強烈的風沙暴,情勢十分危急。這時,一位名叫楊秀的士兵在風沙中發(fā)現(xiàn)了一面旗幟,他立即沖過去抓住旗幟,將其立起。其他士兵看到后,紛紛前來幫助,最終穩(wěn)定了軍隊的行軍方向。這個故事成為了“扶危定傾”的典故,寓意著在危難時刻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穩(wěn)定局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經營困難的時候,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扶危定傾,幫助公司渡過了難關。
2. 在地震災區(qū),許多志愿者紛紛前來扶危定傾,給予災民力量與希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扶危定傾”拆解成四個字進行記憶,然后通過故事起源來理解其含義。也可以通過與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進行類比記憶,如“扶危濟困”、“救急不救窮”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扶危定傾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抱恙攜親”、“懸壺濟世”等,進一步擴展對于幫助他人的理解和意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路上有一只小貓被困在樹上,我扶危定傾,幫它下來了。
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一個同學成績一直不好,我主動找他復習,扶危定傾,幫助他提高成績。
3. 高中生:社區(qū)里有很多老人生活困難,我和一些同學組織志愿者活動,扶危定傾,給他們提供幫助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