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細微末節
發音(Pronunciation):xì wēi mò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中的一些微小、瑣碎的細節或差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細微末節形容事物中微小的細節或差別,通常指那些看似不重要但實際上卻非常關鍵的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些需要特別注意或重視的事情,也可用于批評某人對重要事情不夠關注,只關注瑣碎細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細微末節”最早出現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故事中,吳起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在軍事策略上非常重視細節。有一次,吳起在一個城市的城墻上發現了一根竹子,他認為城墻的細節問題可能會導致城墻的失守。于是他立即命令修復城墻,最終成功地保護了城市。從此以后,“細微末節”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重視細節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做事要注意細微末節,才能獲得成功。
2. 演講時,不僅要注意大的內容,還要關注細微末節,如語氣、表情等。
3. 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在于細微末節的把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細微末節”相關的日常生活場景或故事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自己在做家務的時候發現了一根細微末節的頭發,然后決定徹底清理整個房間,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細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細節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針見血”等,以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細微末節,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2. 初中生:在做實驗時,我們需要仔細觀察細微末節,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3. 高中生:準備高考時,我們要重視細微末節,如題目中的關鍵詞,以提高答題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