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問
基本解釋
指表示問候的簡札書啟之類。 唐 韓愈 《答魏博田仆射書》:“使至,奉十一月十二日示問,欣慰殊深。”
成語(Idiom):示問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ì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詢問或質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示問是由動詞“示”和動詞“問”組成的成語。示指的是展示、表明,問指的是詢問、質問。示問的基本意思是通過行動或言語來詢問或質問某人或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示問常常用于描述質問他人的行為,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疑問或不滿。在正式場合中,示問可以用來表示對某人言行的質疑或追問;在日常生活中,示問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詢問或追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示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的記載中。故事講述了鮑叔牙在齊國時,看到齊國君主的一位寵臣行為不當,于是向君主示問。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鮑叔牙對公正和道義的堅持,也成為示問這個成語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示問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示問了那個人為什么要這樣做。
2. 我們應該示問那個公司的負責人,為什么沒有履行合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示問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示表示展示、表明,問表示詢問、質問。可以想象自己在示問某人或某事時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比如示弱、問心無愧等。了解更多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示問我為什么沒有完成作業(yè)。
2. 初中生:他示問了同學為什么沒有參加運動會。
3. 高中生:老師示問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4. 大學生:教授示問學生們對這個理論的理解。
5. 成年人:他示問了公司領導為什么沒有按時發(fā)放工資。
以上是關于中國成語“示問”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