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禮
成語(Idiom):逾禮(yú lǐ)
發音(Pronunciation):yú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違背禮儀規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逾禮指違背了禮儀規定,超越了規定的范圍或界限,不符合社會公共道德和行為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逾禮常用于形容人們的行為超出了一般的禮貌和規矩,有時也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的不端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逾禮的故事起源于《孟子》一書。故事中,孟子曾經被請往齊國做客,主人為他設宴,但孟子卻不肯入座,只是站在門口。主人問孟子為何不坐,孟子回答說:“我是個外地人,不知道齊國的禮俗,不敢隨便入座。”孟子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是對主人的尊重,也是對禮儀的遵守。因此,逾禮成為了形容違背禮儀規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逾禮是由動詞“逾”和名詞“禮”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逾禮,讓人很不滿。
2. 這種行為嚴重逾禮,應該受到譴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逾禮”這個詞語的發音和意思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參加一場正式的宴會時,突然站起來,違背了禮儀規定,這樣的行為就是逾禮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禮儀相關的成語,如“守禮”、“違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逾禮地推了我一下,我很生氣。
2. 初中生:他的行為逾禮,老師批評了他。
3. 高中生:他的逾禮行為讓他失去了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