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責
基本解釋
審問懲處;責罰。《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 邕 初蒙訊責,便繫牢戶,水不入口者踰五日。”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不然,止以無心處之可也。至首加訊責,不亦傷乎?” 樊增祥 《批張榮呈詞》:“惟 張世炳 任意鯨吞,情殊可惡,候喚案訊責。”
成語(Idiom):訊責 (xùn z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ùn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訊問和責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訊責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訊指訊問,責指責備。訊責的含義是通過訊問來責備或斥責他人的行為或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訊責一般用于形容對別人的錯誤行為或不當言論進行訊問和責備。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如家庭、學校、工作等。例如:老師訊責學生的不良行為,父母訊責孩子的過錯,上級訊責下屬的工作失誤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訊責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jù)漢字的意義組合而成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訊責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的遲到行為進行了訊責。
2. 父母對孩子的不聽話進行了訊責。
3. 上級對下屬的工作失誤進行了訊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訊問和責備的情景,將這個情景與成語的發(fā)音“訊責”進行聯(lián)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責備、訊問相關的成語,如責無旁貸、訊聞、責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訊責了我因為忘記帶作業(yè)的事情。
2. 初中生:班主任訊責了我因為上課不專心聽講。
3. 高中生:老師訊責了我因為遲到了三次。
4. 大學生:導師訊責了我因為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不準確。
5. 成年人:上級訊責了我因為工作中出現(xiàn)了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