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足不窺戶
發音(Pronunciation):zú bù kuī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非常謹慎,連腳尖都不敢探出門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足不窺戶這個成語由“足”、“不”、“窺”和“戶”四個字組成。其中,“足”指的是腳,表示行動;“不”表示否定;“窺”表示偷看;“戶”表示門。整個成語意味著一個人連腳尖都不敢探出門外,形容他極其謹慎小心,不敢冒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外界的事物非常謹慎,不愿意冒險或者探索未知領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過于保守,不敢冒險嘗試新事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鮑叔牙在晉國做宰相,他為人非常謹慎,連腳尖都不敢探出門外。有人問他為什么如此小心,他回答說:“有人在門外探頭窺視,我怕被人看到。”這個故事成為了“足不窺戶”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來不敢嘗試新事物,真是足不窺戶啊!
2. 這個人太過謹慎,連最簡單的決策都要三思而后行,簡直是足不窺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足不窺戶”這個成語與一個人害怕探出門外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連腳尖都不敢伸出門外的樣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謹慎、冒險等相關的成語,例如“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太擔心我出去玩了,她總是說我足不窺戶。
2. 初中生:他太謹慎了,連個風吹草動都會讓他足不窺戶。
3. 高中生:他對未知的事物非常害怕,生活過于足不窺戶,這樣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