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位
基本解釋
猶官位。《后漢書·崔寔傳》:“是時 段熲 、 樊陵 、 張溫 等雖有功勤名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后登公位。”
成語(Idiom):公位(gōng wèi)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職、地位公開、清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表示公開、公正,而“位”表示地位、職位。公位的基本含義是指官職、地位公開、清白。它強調了擔任官職或地位時應當公正、廉潔,不受貪污腐敗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位一詞常用于形容官員或其他擔任職位的人在執行職責時應當廉潔公正。它可以用來警示官員們要以公正的態度履行職責,同時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在任何職位上都要保持清白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這本古代史書中。據說,春秋時期的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嬰的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一直以廉潔公正著稱。晏嬰的清廉正直讓人們對他非常敬佩,后來人們就用“公位”來形容他的品行和為官之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公位,不被任何利益所動搖。
2. 領導干部應該樹立正確的公位觀念,時刻保持清白的品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位”與“公正”聯系起來記憶,因為“公位”強調了擔任官職時應當公正廉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廉潔、公正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清正廉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公位的人,不要偷別人的東西。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班長,我要時刻保持公位,對同學們負責。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社會的需求,做出一個公位的決策。
4. 大學生:做科研工作時,要遵守學術道德,保持公位,不進行造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