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鞍前馬后
發音(Pronunciation):ān qián mǎ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忙得不可開交,同時要應付多個事情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鞍前指馬的前半部分,馬后指馬的后半部分。比喻一個人同時要應付多個事務或人,非常忙碌,無暇顧及其他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工作忙碌、事務繁重的情況下,同時要應對多個任務或人員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無法顧及其他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有記載:“鞍前馬后,人前人后,人上人下,人左人右,無所不至。”這句話形容了韓非子的謙虛和為人處世的智慧,后來成為了成語“鞍前馬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忙得鞍前馬后,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2. 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忙著工作,真是鞍前馬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鞍前馬后”與忙碌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同時騎馬前行,馬前馬后都是他要應付的事務或人員,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左支右絀”、“精疲力盡”等,來擴大對忙碌、繁重的工作場景的描述詞匯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天早上都要上學、做作業、參加興趣班,鞍前馬后的。
2. 初中生(14歲):我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學習小組和課外活動,每天都忙得鞍前馬后。
3. 高中生(17歲):高三的學生要應對高強度的學習、模擬考試和志愿填報,整個學期都是鞍前馬后的狀態。